建設智慧照明 讓城市路燈智能起來
?智能監控,在佳時間開關燈;繪制照明功能設施分布地形圖、建立照明設施數據庫,能通過遠程系統智能控制及時發現路燈故障;制作和安裝路燈燈桿信息標識牌,通過掃描二維碼確認所在位置。近幾年來,桂林市城市照明管理處在智慧照明建設上下大力氣,讓所管轄的路燈智能起來。
陳德明是桂林市城市照明管理處路燈維護所的工作人員,每次值班,他都會和同事開著車,在管轄區域巡查,夜晚也是如此,這樣可了解平時市區的路燈運轉情況。不過,現在有了更加方便的方式了。
陳德明說,“前幾天手機收到一條‘報警’信息,說虞山橋頭的路燈出現電流超負荷的情況。”他的手機里安裝了智慧照明的手機軟件,只要錄入該系統的路燈發生故障,都會有消息提示。
在接到這則消息后,陳德明和同事趕到現場,一檢查發現是路燈的電線破皮,導致兩條電線交叉從而出現短路。
“有了這個智慧照明的系統,我們能時間接到路燈故障的消息,時間趕到現場進行處理,方便多了。”陳德明說道。
桂林市城市照明管理處所管轄或控制的有380余個照明配電箱、2.5萬余根燈桿和7萬余盞照明燈具。根據國家和地方相關文件精神,創新思維、主動作為,在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桂林市照明設施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近年來,積極推進桂林智慧城市建設過程。
2014年,該處與測繪單位開展智慧照明數字化綜合管理系統一期工程建設,對所管轄的路燈設備設施進行坐標數據采集,其中,包括路燈類型、光源種類、燈桿標高、路燈照度等屬性都進行了詳盡統計。完成測繪后,信息都將錄入智慧照明數字化綜合管理系統當中。之后,繪制桂林市照明功能設施分布地形圖,使城市照明系統網格化特征更加清晰,并通過這一系統實現對照明設施全時段、全方位的管理。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照明數字化綜合管理系統(一期)投入使用后,當路燈出現不亮、跳閘等問題時能自動“報警”,并精準定位,方便維修人員前去維修。
不僅如此,桂林市城市照明管理處還根據之前完成的桂林市照明功能設施分布地形圖情況,對桂林市老城區范圍內的每一桿路燈進行信息標識牌制作和安裝,標識牌上不僅有獨立編號和路段信息,工作人員可通過獨立編號直接在照明地形圖中對此桿路燈實現精確定位,市民還可通過手機APP的掃描二維碼功能對信息標識牌上的二維碼進行掃描,掃描的結果會在百度地圖中顯示此路燈所在的大概位置,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
“目前已經在2萬多根燈桿上掛上指示牌,新接收并進行管轄的5000根燈桿正在掛牌中。”負責人說。
此外,桂林市城市照明管理處對路燈基站也進行了智能升級,367個基站實現智能監控,利用“三遙”系統和新增的光感探頭檢測系統可以根據當天的天氣情況實時選擇佳開關燈時間,避免過早開燈和過晚關燈造成能源的浪費,同時利用系統的自動報警功能可以及時精確定位配電箱元器件故障,避免白天長時間亮燈事件的發生,以達到節約各類成本的目的,有效提高了城市照明監控系統的穩定性和控制精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還將不斷創新、積極思考探索城市照明智能信息化管理的新方式、新辦法,真正做到城市照明服務于民。”該負責人表示。